全媒體總裁專訪 | 普開數據總經理葉剛:賦能教師 做專業教育科技公司
全媒體視角
普開數據總經理葉剛:普開數據從2014年開始就為院校提供服務,首先產品到位,其次服務過硬。這樣才能在市場上有了很好的口碑,客戶選擇我們是因為普開務實、專業,可以長期信賴。
采訪報道 / 中教全媒體 侯娜欣
“我們認為科技公司的責任和使命是為教師賦能,為教師提供更多的工具、方法、教學手段和最新成果。”北京普開數據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葉剛在采訪中表示。
普開數據為高校提供以大數據、人工智能及區塊鏈為核心的新一代IT領域教育解決方案,以服務高校、企業和個人為目標以教育資源、實驗實訓平臺為核心。目前,普開已經和100多所高校開展了合作,實現了大數據實驗室高校用戶口碑很好,打造了“泛在計算機類的虛擬仿真實驗、實訓、教學、科研平臺”,并已經培訓了1500多所校的6000余名教師。
普開賦能了教師的哪些方面?其大數據實驗室又給高校的專業和學科發展帶來了哪些改變?中教全媒體專訪了北京普開數據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葉剛。
01 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
中教全媒體:普開數據的發展定位是什么?
葉剛:普開數據在成立十年的過程中形成了“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的認知,普開數據定位為教育科技公司,連接、專業、賦能。連接是普開連接高校和新技術產業的任務和使命;專業是要有專業的公司來做專業的事情;賦能指普開是給高校教師進行賦能而不是取代,不是通過公司和學校進行專業共建來取代一部分教師,我們認為科技公司的責任和使命是為教師賦能,為教師提供更多的工具、方法、教學手段和最新成果。
中教全媒體:普開數據主要為院校提供哪些服務?
葉剛:普開數據現在有100多所合作院校,985/211、應用型本科、高職高專院校都有,在服務上主要圍繞高校教學的核心要素:教材、PPT、實驗手冊,協助教師完成實驗教學和理論教學以及考試教學。普開數據希望能夠服務好教師,為教師賦能。目前,已經有六千多名教師在普開體系下培訓過,普開的軟件系統已經在一百多所高校使用,教師的反饋特別好,實現了院校在大數據學科建設和實驗室建設領域里實現了領先。
中教全媒體:普開數據賦能了教師的哪些方面?
葉剛:1.賦能教師的專業技能。專業技能是指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技術實戰技能,教師的核心工作是教學,以學生為中心做教學產出。在這個過程中講課技能每位教師都具備,但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實戰方面的專業技能可能會有不足。比如大數據技術是從互聯網公司開始,在前期是企業領先,普開就會把這些企業掌握的先進技術轉換成能應用于教學的PPT、書籍、實驗實訓環境、操作手冊等。科研過程也一樣,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時代需要有算力、算法、數據等幾個領域的知識,尤其是在算力和數據方面,學校教師不一定能有效的獲取和獲得,而這些普開會從項目中積累并分享給教師。普開數據從2014年開展師資培訓,目前在普開體系下培訓了1500多所校的6000余名教師。
2.賦能教師的實驗、實訓。在學生為中心的教學過程中,除了課堂教學外還有重要的計算機類實驗、實訓,實驗、實訓必須有專門的環境、場景。過去計算機類實驗室模式是一人一臺電腦就可以完成,但在大數據、人工智能時代,這種技術已經落后,必須有新的技術架構和取代。普開數據從2014年開始,做面向高校的大數據人工智能實驗室的軟件、課程和內容,在教學環節和過程中提供服務器、數據、算法,讓教師能夠輕松完成實驗場景。此外,教師用普開的系統和方法在幾分鐘就能把整個學期的實驗準備完,能大量減輕教師負擔。
3.賦能教師的科研。普開數據為教師提供科研中的軟件平臺,比如大數據數據分析,教師自己搭建平臺需要兩到三周甚至數月的時間,而使用普開搭建好的軟件平臺可以在數分鐘內啟動,教師只需要關注數據和算法就可以。
02 產品到位、服務過硬
中教全媒體:普開數據在各高校建立了多家大數據實驗室,這些實驗室在高校教學過程中發揮了怎樣的作用?
葉剛:新的技術架構領域里,互聯網公司已經開始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技術進行開發,但學生如果在學校學習的還是陳舊知識,畢業后無法勝任崗位需求。同時,軟件架構和技術架構相比5年前有了很大變革,所以在學校里也需要用云的方式來改造現有實驗室、實訓室場景。普開數據提供的實驗室方案和系統里包含了私有云平臺、教學管理系統、教學包等內容。傳統模式下,一位教師要管理幾十位學生,教師無法更多關注學生的實驗過程,普開數據提供的系統里業務流程規劃清晰,教師輕松可以實現教學監控和管理。
中教全媒體:普開數據為高校提供了怎樣的信息化技術?
葉剛:在高校的信息化領域里,前幾年一直是為教務服務的系統為主,真正為教學服務的系統比較少。教育信息化技術里,我們理解要給教學提供信息化體系,普開做的系統滿足了學校教學信息化的需求,能夠滿足二級學院對整個教學過程的監控、管理、流程等一系列判斷。教育部提倡的工程教育認證其實也是OBE的體系下規范本科教學過程中數據的產生、流轉以及成果展現,這些內容在普開系統里都能看到。我們打造了“泛在計算機類的虛擬仿真實驗平臺”,所有計算機類課程實驗教學都可以在平臺上完成。
中教全媒體:您認為院校為什么會選擇和普開數據合作?
葉剛:普開數據從2014年開始就為院校提供服務,首先產品到位,其次服務過硬。這樣才能在市場上有了很好的口碑,客戶選擇我們是因為普開務實、專業,可以長期信賴。
此外,普開數據技能領先,我們現在不光是教育領域,還有產業項目,比如給運營商做大數據項目、農業行業數據分析、建筑及電力行業的大數據分析和軟件平臺,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掌握了企業最先進的開發理念和技能。院校使用普開數據的軟件和教學平臺后,能達到在同類學校中能夠處于領先地位。
03 懂技術、懂產業、懂教育
中教全媒體:您認為慕課在高校教學中有著什么樣的作用?
葉剛:慕課是非常好的學習途徑和方式,對于通用類和人文類課程,慕課是很好的呈現方式。但是對于技術類尤其是計算機類課程,有一個非常大的痛點就是實驗,在日后的慕課尤其是計算機分支領域發展中,很重要的發展方向就是除了常規的視頻和考試部分,應該更多把實驗和操作環節也納入到慕課體系下,有大規模的實驗平臺。在大規模的實驗平臺上,有底層大的支撐平臺,可以容納更多學生做實驗,并且在實驗結束后能快速恢復實驗環境,普開也在往這個方向努力。疫情期間,我們合作的高校實驗環節都用普開數據的實驗平臺來完成實驗教學,教師可以遠程監控學生實驗過程,還能對學生進行遠程協助。
中教全媒體:普開如何助力教學質量提升?
葉剛:教學質量分幾方面,一是課堂教學,二是實驗教學,三是考試。按照傳統方式是通過考試來觀測學生的教學質量,還有一個評價維度是在教學過程中。在教學過程中,普開系統中實驗報告可以查重,能輔助教師做教學質量的提升。此外,普開數據的考試系統能夠對教育質量評估起到比較好的效果。
中教全媒體:普開數據在工程教育認證方面有哪些計劃?
葉剛:從宏觀層面來看越來越多的學生能上大學,站在企業角度,發現很多畢業生素質沒有原來高。未來教育的發展趨勢是工程教育認證為主導方向,培養出來的學生能達到基本的工程師要求,這是未來五到十年的風向標。普開數據在工程教育認證領域也開始做布局,從2019年開始對工程教育認證做四個領域的內容:培訓、咨詢、服務和軟件,能夠幫助學校進行專業評估,提升專業發展水平。
中教全媒體:普開數據有哪些發展規劃?
葉剛:首先,普開數據定位在教育科技公司,要做懂技術、懂產業、懂教育三者混合科技公司,能夠服務各行業的經濟發展,服務高校一線教師。其次,在工程教育認證中會做大的布局,在未來工程教育認證體系下普開數據會輔助老師做工程教育認證達成度、能力計算等一系列的軟件,幫助高校通過工程教育認證,并且規范工程教育認證,讓學校專業在同等院校中走到前列地位。
結語
葉剛在采訪中強調普開是給高校教師進行賦能而不是取代,尤其是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領域賦能教師的專業技能、實驗實訓以及科研,為教師提供工具、方法、教學手段和最新成果。相對于專業共建、學院共建等形式,普開更注重高校教師本身能力的提高,為院校的專業水平的持續發展提供助力。